读《哲学与人生》有感

作者:吴新民    发布时间:2011/1/4    浏览:2608

读《哲学与人生》有感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南方中学    吴新民

 

鲁迅先生曾说:“不值得读两遍的书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读”。然而,现在人们读的书多是只够读一遍的书,书虽然多,却很难挑出一两本有品位的、值得读两遍的书来,但《哲学与人生》却是例外。
   
哲学在人们的印象中,往往是一堆晦涩难懂的词语堆砌成更加难懂的语句。这并不是哲学的错,而是没有人把它通俗化,让它贴近生活。《哲学与人生》是根据台湾大学傅佩荣教授的讲义编纂的,因此有很多口头的成分和有趣的地方。这本书从什么是哲学开始,一步一步把我们引进哲学的大门,教授并没有带着我们毫无目的的在哲学的海洋中游弋,而是从这片海洋中撷取了几片诸如苏格拉底,“存在主义”的耀眼的浪花,向我们展示了哲学世界的瑰丽与美好,读来,令人兴趣盎然,欲罢不能。

教授在自序里说:“离开人生,哲学是空洞的;离开哲学,人生是盲目的”,所以,我们每一个人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。怎样提高自己的哲学素养,他提出了四个基本观点:培养思考习惯、掌握整体观点、确立价值取向、力求知行合一。

哲学既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,又是关于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学问。一个人如果没有思考的习惯,没有思想方法,发生事情时就会凭着本能的感觉立即反应,并且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。如果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并形成了思想方法,遇到任何事情发生时,就会先冷静下来想清楚: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这是怎么一回事?”。怎样养成思考的习惯呢?教授认为“要在不疑处有疑”,要在没有任何怀疑的地方产生怀疑,对任何情况都能加以思考,就可以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,找到新的可能。人生不就是辩证否定不断否定又不断发展的环节与过程?

掌握整体观点,就是让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,久而久之,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,思想也更为圆润。是啊,我们年轻的时候未必喜欢圆润,甚至觉得那样好象没有个性。然而,年龄与经验增加以后才发现,人生很多问题的确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考虑,才不至于钻牛角尖。做任何事情都要系统思维、全盘谋划,方能“决胜千里”。即从整体出发,立足全局,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。这种方法在管理学和控制学上都有广泛的实践应用和指导意义,

“取向”这个词有两个意思:一是定位,二是方向。在这个世界上,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事的风格,不过经过学习与成长,我们可以进行修正与调整,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,这就是价值取向。我们经常说的“思路决定出路”、“态度决定一切”就蕴含了价值取向的一些道理。我们每个人都要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,所以,我们要了解自己对人生的期望,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,而不能一味地把他人的价值观强加在自己身上。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,也就是说,我选择了某些价值,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。由此可见,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,人不可能什么都要。“人生经由不断地选择,而塑造出自己的风格”。

“知行合一”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却不简单。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他所听说过的德行,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?人都会犯错,因此只能追求知行合一,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强调的就是把知和行统一起来,我们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,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。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、修复、提高,“人生就是不断寻求让自己对自己满意的过程”。

一本好书,对人的影响是无限的,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,增加人的底蕴,培养人的智慧。学哲学人生,得人生哲学,获幸福人生,你我之所愿。

Copyright@2009-2018 株洲市南方中学 All Rights Reserved

湘公网安备 43020302000273号

湘ICP备18002763号-1  湘教QS7-200505-000292   投稿入口 校内办公入口

株洲市南方中学 学校地址:株洲市芦淞区董家塅

招生热线

0731-28550326

28552555